近日,民航华东局向顺丰旗下的江西公司颁发了国内首张无人机航空运营试点许可证,允许顺丰在试点区域进行商业化的运营,这也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了无人机运输的新阶段。那么无人机在物流运输中都存在哪些优势?在未来的使用中,无人机又面临着哪些挑战?这是否意味着无人机物流已经开启了新一轮的商用大战呢?
据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无人机项目负责人姜明涛介绍,目前在全国获批的空域内,许可证按照指定的运行规范都是可以用的。对于公司来说,这首先是把无人机的状态转变成了正式的商业运行,从传统运力转换成一个新的运力,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节点。
随着电商物流企业和快递企业纷纷加码,无人机领域的空中竞赛一触即发。2018年2月5日,京东集团在西安获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授牌“陕西省无人机航空物流多式联运创新试点”。此前,京东已经获得陕西省颁发的覆盖陕西省全境的无人机空域书面批文,这意味着京东能够在陕西省全省开展大规模无人机试点运营。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认为,无人机在偏远的地方完全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因为越偏远的地方,空中的交通越不发达,空域资源相对比较丰富,而且可能造成的伤害、风险也很低,因为它没有密集的工厂和人群等。
针对无人机的优势,顺丰也用数字给出了答案。姜明涛说,其实无人机的效能非常高,比传统运力可能要高出2-3倍。
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区域还存在着交通不便利的问题,如此看来这将成为无人机的潜在市场,因此“快递系”和“电商系”都纷纷在这个领域发力,试图抢占先机。不过在中国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看来,无人机物流在我国仍是一个小众市场。徐勇说,我们国家的快件分布地区主要是东部,业务量占到市场份额的80%以上,在东部地区,运用无人机的范围应该是比较小的。另外,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没有出台,所以这个市场应该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这样一来,它的范围很小,量也是有限的,所以它的宣传效应应该是大于它的实际效果。
由于无人机是一个新鲜事物,围绕它的政策法规仍然存在空白。不过,就在2018年,政策已经开始落地。今年年初,我国首次从国家战略层面对无人机未来发展及管理作出指导与部署。由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办公室组织起草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发布,对无人机种类、驾驶员要求、空域申请、安全监管均有详细说明。但即便如此,行业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善、检测认证体系不健全、安全监管手段滞后、行业应用类无人机部分核心技术不足等问题也依然存在。针对此次给顺丰颁发牌照,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输司通航处处长商可佳表示,这是一次试点,要通过这样的尝试加快形成中国标准和管理模式。
然而,在快递专家赵小敏看来,“空域批文”一直是一道横在无人机商业化发展面前难以逾越的鸿沟,出于安全的考虑,无人机商用还有一段路要走。赵小敏说,有些企业想做不代表就有机会做,从民航管理的角度来讲,最关键的还是安全问题。我国空运管理是由军方管理的,所以还要考虑我国地域管理的要求和交通安全的设计。全国所有地方无人机满天飞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赵小敏认为,明年和后年将是市场爆发阶段,物流企业与无人机企业会加速形成合作联盟,然后推动整个市场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