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既是前两年中央经济工作思路的继承和延续,也是对当前经济工作重点的进一步聚焦和深化,反映了中央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也蕴含了经济工作的重要政策取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9年要重点抓好七项工作,其中第一项就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任务同前两年一脉相承,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2017年强调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可以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既是前两年中央经济工作思路的继承和延续,也是对当前经济工作重点的进一步聚焦和深化,反映了中央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也蕴含了经济工作的重要政策取向。
为什么要重视制造业发展
从经济比重看,我国已经进入以服务业为主的新时代。2017年,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51.6%,而第二产业的比重降至40.5%,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超过第二产业11个百分点。由于第二产业包括了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水和建筑业,因此,仅从制造业的比重看就更低了。虽然2017年我国制造业占GDP比重下降为29.3%,远远小于服务业的份额,但制造业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其占GDP的份额。
第一,制造业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制造业是许多其他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很多服务业,比如研发设计、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的基础是制造业。这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制造业的振兴,如果制造业发展慢了,这些服务业的发展必然受到重要影响。此外,制造业是研发创新和效率提升的核心领域,其技术进步速度要远快于服务业,各产业大的创新几乎都是在制造业领域发生的,因此制造业虽然占比小,但效率提升快,是经济增长和生产效率提高的关键支撑。
第二,制造业是国际竞争的核心领域。虽然制造业占许多国家的比重已经很低,但各国竞争的焦点仍然是制造业发展。从最近中美之间以及美国和日本、欧盟等国的贸易摩擦所针对的主要领域看,各国竞争的焦点正是制造业。制造业出口是各国获取外汇收入进而交换其他资源的主要来源,如果制造业出口能力弱,除了一些靠旅游和自然资源的国家外,一般很难获得外汇收入,也就没有能力交换其他国家的技术和产品。所以,各国普遍重视制造业的发展,竭力支持制造业的进步。
第三,制造业发展困难是当前我国经济中的突出问题。2018年,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效益情况较好,但民营和中小企业较为困难,这些企业以制造业居多。此外,我国还首次出现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减少的新情况。
什么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对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定义,但根据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可以认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能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产品质量提高,包括性能、寿命、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外观等各个方面的不断改善。具体来看,制造品质不断提高,一方面要求各种产品的质量标准不断提高,在有些领域可以达到甚至超过、领导世界先进标准。只有质量标准稳步提升,才能够引导产品质量相应提升。另一方面,有了标准,产品的检查合格率应该提升,假冒伪劣商品应该越来越少,市场上的商品都是安全可靠的。事实上,在很多领域,我国制造品质量已经有了极大提升,有些甚至已经接近世界领先水平。但是,总体上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第二,生产过程清洁高效,满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制造业的生产过程是重要的污染物排放源泉,绿色制造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求。要建设美丽中国,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核心是要求制造业的生产过程更加清洁,更加环境友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还要求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技术进步的过程,就是要能够用更少的投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提高生产效率,不仅是指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生产中使用更少的劳动力,还包括物料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同样的产品消耗的原材料越来越少。反映生产过程清洁高效的指标很多,比如单位产值污染物的排放量、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值耗水量、单位产值能耗都是重要的高质量发展指标。
第三,企业效益保持在较好水平,人均增加值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体现为较好的企业效益。企业效益好,需要企业、产业结构和营商环境多方面的优化。从产业结构看,每个行业都应当有合适的竞争水平,不能过少,陷入垄断,损害上下游和消费者的利益,也不能竞争过于激烈,特别是陷入低水平同质化竞争,所有的企业都在低效益状态下运营。从企业方面看,要获得较好的效益,还要求企业产品有自己的特色,有一定的创新,或者有更高的效率。从营商环境看,企业效益好还要求公平竞争的环境,反对企业之间不公平竞争。
第四,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当前,我国处在一个高度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制造业不可能只立足于满足国内需求,各国产品都需要参与全球竞争。如果不能参与国际竞争,企业就不能充分利用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就必然在全球竞争中不断被拉开差距。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的一个最重要指标就是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保持稳定甚至提升,特别是在中高技术产品上的份额稳定提升。只要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本国产品在全球的份额稳定并增加,就可以有更大的市场需求,还可借由充分参与竞争,带动国内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从而促进更好地发展。
做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四个关键环节
第一,塑造奖优罚劣的市场机制,创造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外部环境。市场经济的核心在于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提供人们所需的各种物品,而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自由竞争,在明晰规则和监管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让优秀者脱颖而出,让竞争促进优胜劣汰,促进企业不断进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首先要求加强监管和服务,特别是尽快完善企业诚信系统,加大对企业产品质量进行抽查的力度,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上下游和消费者能够便捷获取企业产品质量等相关信息。促进企业优胜劣汰还需要完善市场环境,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的投入,深入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尤其是电商等新兴商业领域,加权消费者权益保护,让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得不偿失,受到严厉惩罚,防止劣币驱逐良币,让消费者放心购买国货,实现优质优价,引领企业提高耕耘实业,精益求精。
第二,支持研发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研发创新需要产、学、研、用各方发挥协力,其中企业是研发的主体,但政府的作用尤其重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健全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特别是提出要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
第三,鼓励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促进技术升级。目前,各国工业4.0等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迅速,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机器人成本不断降低,这些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但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系统解决方案的完善,需要政府系统化的支持政策。
第四,显著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为高质量发展赢得时间。我国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不少企业已经面临非常严峻的国际竞争,特别是越南等后发国家的低成本竞争,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较长的时间,大量的传统产业升级需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做精做专。近年来,我国在劳动力、环保、质量和安全等各方面的成本上升很快,不少企业已经无力与国外竞争,开始向国外转移,要看到,不少国际市场一旦失去,就很难再拿回来,因此,当前需要着力降税减费,多方面降低企业负担,让企业先保住市场份额,再进一步转型升级,提升自身竞争力。
总之,从2010年起,我国制造业的规模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的制造大国,到2017年,我国制造业规模已经远远把美国甩在后面。但另一方面,我国还不是制造强国,面临着发达国家越来越明显的警惕和打压,还面临着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竞争,传统的规模扩张、低质量增长道路已经无以为继,只有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优胜劣汰提高效率,走全新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才能带动我国经济突破困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