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2022/09/19

385

王毅:面向自动化的企业创新战略 | 清华经管说 - 广州工业自动化展

广州国际工业自动化技术及装备展览会即将于2023年3月1-3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B区举行。邀您关注广州国际工业自动化技术及装备展览会今日新资讯:


新一轮自动化正在展开,这既是我国产业升级发展的机会,也是我国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而自动化的实现,要求设备不只是在技术上融入企业,而且要在组织和商业上融入企业。技术上的融入是基础,有客观标准,相对容易做到。组织和商业上的融入,是我国企业进行自动化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企业自动化要融入企业,需通过推动企业创新来创造价值。本文提出面向自动化的四种企业创新战略——红海创新战略、蓝海创新战略、黄海创新战略和黑海创新战略,并为我国企业面向自动化进行创新提出管理建议。


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31.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8%,占GDP的比重为27.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我国制造业规模大、门类齐全,支撑其发展的是劳动力规模。近年以来,我国多地多行业出现劳动力短缺、用工荒、招工难的问题,制造业在其中首当其冲。人工成本将呈现趋势性上涨,劳动力供需缺口呈现趋势性扩大,企业用工成本明显上升。叠加工业4.0的来临,从2013年开始,我国就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年新装机量最高的市场。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约为21万台,同比增长近20%。以工业机器人、产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基础的新一轮自动化正在展开,这既是我国产业升级发展的机会,也是我国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


我国企业在自动化的过程中,技术问题的解决是最基本的要求。包括实施自动化的企业,以及自动化生产线供应商、工业机器人供应商、自动化咨询服务供应商,很多企业都发现,自动化方案的交付实施是难题,因为设备不只是在技术上融入企业,而且要在组织和商业上融入企业。技术上的融入是基础,有客观标准,相对容易做到。组织和商业上的融入,是我国企业进行自动化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企业自动化要融入企业,需通过推动企业创新来创造价值。本文探讨面向自动化的企业创新战略,从组织和商业模式的变化两个维度,提出红海创新战略、蓝海创新战略、黄海创新战略和黑海创新战略,最后为我国企业面向自动化进行创新提出管理建议。


面向自动化的企业创新战略类型


企业实施自动化时,机器进入组织,形成新的人机协作,至少会从流程和结构两个方面带来或要求组织变化。流程方面涉及作业、制造、研发、物流、运维、服务、管理等环节。流程变化可以是某个环节的细微改变,也可以是某个环节的重构,多个环节的重构,直至企业所有流程的变化。流程变化的起点是人机协作的变化。例如引入搬运机器人代替人工,并增加物料编码可回溯,原有的人机协作关系是“物料—人(搬运)—车辆”,新的人机协作关系是“物料—人(编码)—托架—机器人(搬运)—车辆”,流程内容变得更丰富,会形成数据记录,物料和操作(甚至每一个动作)都可以追溯。如果进一步自动化,编码打码工作也由机器完成,搬运场地全场视频监控和记录,只需要人员在中控室监测、物料变化时对操作流程进行适应性改变、非常态的人工干预,人机协作会进一步变化为“物料—编码打码机器人—托架—机器人(搬运)—车辆……视频采集……人(中控室监测、调整和干预)”。这样,作业流程和管理流程就可以结合起来,作业管理和作业流程之间的互动可以做到频率更高,甚至实时在线进行。因此,人机协作带来的流程变化会体现在某项流程内部和不同流程之间,分别称为流程内容和流程结构的变化。


新人机协作带来流程变化的同时,也会从员工岗位、协作团队、部门(车间)、公司等层面要求组织结构的变化。最基本的是岗位调整或岗位职责的变化,常见的有从体力劳动岗转变为脑力劳动岗、从一线作业岗转变为一线作业监测岗、从设备操作岗转变为设备维护岗、从管理岗转变为管理咨询岗等等。在转变的过程中,会出现旧岗位的消失和新岗位的创造。

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在维持总产出不变的情况下,岗位数量是下降的。如果企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且总量增长高于生产效率增长的话,岗位就会增加,这常见于新兴产业。协作团队会向人员减少、业务增加的趋势发展,因为每个员工的岗位工作范围扩大了,效率提高了。协作团队的规模和结构都可以发生变化,甚至会出现一些新的协作团队,例如工作现场监测团队。部门(车间)层面,可以出现结构的调整、职能的改变,甚至可以设立新部门(车间),例如有些企业新设立智能制造部。如果组织出现更大的变化,可以对整个公司进行结构调整,这在绝大部分流程重构或公司主营业务调整变化的情况下展开。


企业实施自动化时,商业模式可以同时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商业模式的变化体现在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分享三个方面。价值创造变化的核心是价值主张的变化,体现在为用户提供的核心价值的变化。例如,生产线自动化之后,更高效率地生产原有产品,带来的核心价值的变化就是成本更低,从而可以降低售价,用户感知到的核心价值变化是货币支出减少。另一种可能是,生产线自动化之后,用户能得到个性化定制的产品,感知到产品价值的增加,尤其是能参与产品定制,使产品更加能符合自己的需求,即使是价格提升了,如果跟用户感知到的价值提升相当,用户仍然会感到满意。更大的变化是核心价值的迁移,例如从产品性能转向产品服务,从硬件性能转向软件性能,从产品技术性能转向使用便利等等。自动化对用户核心价值的影响可以是自然发生的,也可以是企业主动利用自动化来提供新价值,甚至通过自动化来发现全新的用户价值,以此为基础推出新商业模式。价值传递的变化体现在运营方式的改变。例如建设立体仓库,零部件从仓储到生产线的物流自动化,企业生产运作的方式发生改变。或者是对出售之后的产品实施远程自动监测,售后服务转向预防性维护。更大的变化可以是由于自动化带来生产线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产能可以在线共享,运营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价值分享变化的核心是交易结构的变化。由于自动化的引入,交易标的可以接近无限细分,结算可以实时在线,这为交易结构的设计带来更多可能性。企业可以主动利用交易结构的变化来改变甚至创造全新的商业模式。


企业要实现自动化的融入,需要在自动化的同时,主动从组织和商业模式两个维度进行创新。根据组织变化和商业模式变化的不同组合,面向自动化的企业创新战略可以分为四类——红海创新战略、蓝海创新战略、黄海创新战略和黑海创新战略(如图1所示)。红海创新战略组织变化小,商业模式变化小;黄海创新战略组织变化大,商业模式变化小;蓝海创新战略组织变化小,商业模式变化大;黑海创新战略组织变化大,商业模式变化大。下文将对这些创新战略进行详细阐述。


面向自动化的企业创新战略类型


红海创新战略


红海创新战略组织变化小。商业模式变化小。红海创新战略是一种渐进创新战略,核心是通过自动化实现机器换人,以人工要素的替代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红海创新战略以组织和商业模式的较小调整,把自动化融入组织之中,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机器换人,让自动化被动消化。


组织变化首先是局部流程的调整,包括作业、制造、研发、物流、运维、服务、管理等一个或少数几个环节的流程内容和结构的变化,然后在员工岗位、协作团队、部门(车间)等层面进行组织结构调整。例如,企业引入自动分拣搬运、组装机器人、智能设计等,可以在物流、制造、设计等环节及其密切关联的环节进行流程调整和组织结构调整,形成依托于局部自动化的新型人机协作,完成自动化技术与组织的匹配适应。


商业模式的变化,可以是价值主张在保持和强化原有核心价值基础上,在低成本、高便利、高速度、高可靠性等方面微调。商业模式的变化,也可以是运营方式的较小调整。商业模式的变化,还可以是在交易结构上的改变,包括在交易频率、计费方式等方面的微调,提高交易效率。例如智能电表的引入,除了让电表读数和用电量计算自动化之外,还很方便地实现了使用前付费替代使用后付费,也非常方便阶梯电价和峰谷电价的自动化。


这里以两家制造企业为例,进一步阐述红海创新战略。这两家企业分别在物流和生产环节引入自动化,在局部自动化方面具有代表性。


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及自动化设备相结合,建立自动化立体仓库,从而实现物料仓储自动化,并实施红海创新战略。


首先是仓库内部流程的改变。入库流程方面,原材料和生产零部件入库之时,物料接收实现自动化操作。物料都有编码,接收通过扫描识别码,自动化的立体库设备和软件会准确记录零件的入库时间、数量、以及堆放位置。出库流程方面,生产中的物料消耗需求和需求的物料批次会由公司的信息系统传递给立体库,立体库自动化设备按照指令自动查找对应物料并安排出库消耗,物料交付系统指示人员按对应批次分拣并进行扫描确认。物料出库的编码、品类、数量和时间都有准确记录。


与自动化仓储密切关联的是生产流程。公司的生产计划会提前一天在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发布,ERP根据不同类型的产品物料清单,对其所需要的零部件物料进行分拣需求展开,并根据生产时间安排,逐个将需求信息发布给立体库管理系统。立体库管理系统根据接收到的分拣需求指令,将指定的物料(厂家、批次、数量保证)自动铺货到分拣区域,保证铺货物料在时间和数量上的精准。铺货完成后,立体库系统将各种物料铺货的货位信息传递给MDS系统(物料交付系统)。物料分拣人员根据MDS手持终端显示,进行物料的查找及对应数量的分拣,保证分拣出来的物料与生产计划所安排的工单产品需求一一对应,实现物料分拣过程位置和数量的精准。分拣之后,通过自动化物流小车,物料精准按时传送到生产岗位。


除了自动化仓库的内部流程和生产流程外,公司对生产管理流程、物流管理流程的内容、结构都进行了调整。以自动化立体仓库为核心,公司以精准物流为目标对物流系统做出了相应变革。除了自动化立体仓库中的岗位工作和协作团队变化之外,公司还主动对物流管理部门进行了调整,专门成立了“计划物流部”,设置物流策划工程师、包装设计工程师、物流信息工程师等职位,负责生产计划(排程)统筹、物流策划、销售物流、采购物流、生产物流等职责。在此基础上,公司成立物流质量管理团队,即物流变差减少团队,成员来自与物流相关的各个部门,如制造保障部、品质管理部、生产车间等。遵循专门的物流质量围堵机制,对物流过程和生产现场发现的问题制定围堵措施,以保证精准物流的实现。


这些组织流程和结构的调整,也与公司商业模式的调整相适应。在商业模式方面,公司更好地为用户、也就是整车企业的核心价值服务,实现零部件的快速、准时、准量、高品质交付,同时实现自身运营效率的提升。引入自动化立体仓库三年之后,经过红海创新战略,公司对整车厂家的准时交付率从70%上升至98.6%,为用户实现价值;同时,公司物流成本大幅下降,公司供应链物流(包装、运输及仓储/库存)成本降低了37.3%,内部生产资金占用降低79%,内部主要物流成本与销售收入之比从17.58%降至9.03%。


一家钢铁公司进行高强汽车板生产车间自动化的同时,实施红海创新战略。


生产流程中,完成100吨转炉自动出钢,融入操作防错理念,通过钢车控制、安全连锁控制等模块,实现转炉“自动化炼钢+全自动出钢”流程贯通。汽车钢板冷轧机组生产“一键式操作”,实现“一键式轧制”“一键式退火”“一键式焊接”。生产流程跟订单处理流程实现自动连接,订单设计系统、生产计划排程系统、质量管理系统、工厂数据库系统、过程质量控制系统跟高强汽车板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制造执行系统)、高强板自动天车系统实现流程贯通。生产流程和物流流程实施自动连接,高强汽车板库区全自动无人天车系统实现库区管理标准化,自动吊装钢卷。而且,高强汽车板库区5G网络连接高清视频设备,接入企业局域网视频监控平台,实现无人天车高清视频的实时回传,使无人天车监测人员可及时、准确观察天车运行状态。在此基础上,再实现生产流程和研发流程的连接。公司建立产品过程控制研究中心,针对钢铁冶金生产全流程工艺、设备、信息自动化进行融合研发,在产品研发环节就把产品生产模型建立起来,把工艺、设备、自动化结合起来,让产品研发和自动化生产车间流程实现紧密连接。这些是流程内容和结构上的主要变化。


在组织结构上,创新搭建了以作业长为中心的作业区结构,根据管理幅度建立作业区,成为专业执行层,取消生产单位和作业区中间的分厂(车间)层级。


商业模式的变化是用户核心价值的改变和运营效率的大幅提升。钢铁厂能够更好地应对客户端细分市场变化,为客户提供产品定制化服务,实现钢轧一体化计划排程和精准交期承诺。公司提升用户价值的同时,钢铁生产线的效率提升,成本下降。例如,仅仅是高强板自动天车系统,就实现零吊伤,减少天车操作人员70%,年节省费用上千万。


黄海创新战略


黄海创新战略组织变化大,商业模式变化小。黄海创新战略,企业以自动化为契机进行相对全面的组织重构,建立适应新人机协同的新型组织,但是在商业模式方面的调整比较小。流程和结构的变化涉及到整个组织,自动化带来的组织内部变革,企业大部分生产线进行了自动化改造,甚至进行全面的自动化改造。商业模式的变化方向与红海战略相类似,调整的幅度有可能更大一些,尤其是在运营效率的改进方面。


这里以两家制造企业为例,进一步阐述黄海创新战略。两家企业分别是代表高技术制造业的航天电子系统公司及代表传统制造业的钢铁公司。


一家航天电子系统公司攻克技术难题,推进非标自动化装备的自主研发与应用,全面实现物料存储与配送、电装生产准备、SMT印刷、SPI检测、贴片、回流焊接、清洗、自动搪锡、去金、波峰焊、三防、点封和各工序检验过程自动化,并实现生产、检验、测试过程数据在线采集。与自动化产线相适应,公司进行了相应的生产流程和管理等方面的组织变革,建立新的人机协作关系。


公司自研生产管理MES系统,重新建立设计、工艺、物资采购、生产、调度管理等流程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实现生产过程数据全集管理与智能分析,通过对现场设备、工具、人员等的全面管控,加快在生产管理、制造过程管控、数据交互、智能装备等方面的交互效率,实现流程驱动的精细管控和基于数据的决策管理。公司建立以“设备资源+工时+物料”为重点的弱约束条件下工序级任务排产模型,定义模型核心参数与排产最小数据集。公司以制造资源能力平衡为条件,通过系统反馈进行资源能力平衡的智能排产,以自动化设备有效运行时间最大化为目标,以各工站为单元,实现可视化最大优化的排产管理,缩短制造准备周期,提高交付率。管理系统支持从订单排序、任务排序、设备模具优选、计划方案优选4个维度进行启发式规则设置,制定与现场实际相符合的计划结果,实现基于约束规则的生产优化排程。


一家钢铁公司以操作岗位“现场一律机器人”为目标,推进生产线的全面自动化。铁前系统实施高炉炉前机器人智能化技术,炼钢系统实施“一键式”全自动炼钢技术。在铁前系统中,使用炮泥自动加装、开口机一键开口、泥炮机一键堵口等新技术,实现液态熔融金属远程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作业。炼钢系统3座转炉全部实现自动投料、自动枪位控制,动态调整吹炼工艺。随着自动化的推行,产线作业由原来的经验化操作向程序化、数字化、标准化操作转变。支持现场机器人的是远程集中的操作室,建立统一数据平台,实现跨层级、跨系统的多源数据融合,连接33万余监控点,1333个摄像头,25套AI BOX,形成4套制造执行系统、10套过程自动化系统、258套基础自动化系统的互联互通。


在生产线全面自动化的基础上,公司流程进行了重组变革,实现了所有流程的贯通,前后工序实现有机衔接。公司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实施流程一贯管理,包括一贯合同管理、一贯计划管理、一贯质量管理、一贯物料管理等。与流程变化相应的组织变化,首先是一线作业岗位和远程集中控制岗位的变化,推进岗位整合优化,提高全工序操作集控水平。然后是职能管理岗位的调整。公司组织专人梳理并编制职能部门职责调整优化方案,通过部门讨论、公司领导审议后执行。例如,通过产品规范、冶金规范管理功能,现场取消纸质工艺卡,管理职能从各生产厂调整到制造管理部。烧结、焦炭工序质量检验委托管理,职能从生产厂调整到制造管理部。能源环保部新增配煤质量跟踪职能。经营财务部新增客户供应商管理职能等。涉及全公司各部门职能调整或优化达46项。


公司商业模式变化主要是运营方式的转变,带来运营效率提升,人均产钢量、成材率、高炉燃料比、铁钢比、工序成本等效率指标都有改进。


蓝海创新战略


蓝海创新战略组织变化小,商业模式变化大。蓝海创新战略的核心是商业模式创新:一方面是价值创新,为用户发现新的价值,为自动化实现新价值;另一方面是交易结构创新,利用自动化带来的交易对象改变、交易颗粒度细化、交易频率提高等方面的优势。


与商业模式变化改变相适应,有组织流程和结构方面的变化,但相对较小。例如,以局部流程变化,推出新商业模式。工程设备制造企业实施面向租赁经营的流程和组织结构变化,通过远程自动化控制、分时交易结构等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即是此类。有些企业的自动化设施,先是自产自用,之后就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并成立新部门或子公司,为外部用户服务。例如,日本很多工业机器人供应商,自己先是用户,先有部门为内部提供工业机器人产品,后来发展为对外销售的机器人供应商。川崎重工成为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供应商,就是如此。富士通旗下的发那科公司(FANUC)是全球数控机床的生产盟主(产量占全球市场一半左右),也是伺服马达的领导企业。它加入生产机器人的行列,最初的目的是想满足自己的自动化需求。所以,有些部门,例如质量检验部门,先在公司内部实现质量检测自动化,这种自动化会大幅度减少质量检验部门的工作量。自动化实现之后的质量检验部门,可以成为独立的子公司,为整个行业的质量检测提供设备和服务,实施蓝海创新战略。


下面以沈阳机床为例来进一步阐释蓝海创新战略。


沈阳机床从底层技术源代码算法做起,完成核心技术突破,开发具有互联网特性的数控系统。沈阳机床推出基于i5的智能机床系列产品,包括i5M1、i5M4、i5M8、i5T1、i5T3、i5T5等6款高辨识度产品,构成智能机床家族。沈阳机床确定以自动化的智能机床为基础,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蓝海创新战略。为此,组建尤尼斯公司作为i5的销售平台和商业模式创新实施组织。具体来说,就是沈阳机床与地方联合投资建立数控加工平台,依托i5智能化控制系统,以分布式数控技术为基础,通过集成工业大数据实现工厂全数字化管理以及人机互联互通,形成“即需即在、即时分享”的智能制造新生态。平台面向多个领域的终端客户,付费形式按加工时间、数量、价值等均可。数控加工中心设备型号可以覆盖车床、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立车、五轴五联动、行业专机等机械加工设备,并拥有高端精密检测设备共享中心。“即需即在、即时分享”的智能制造平台,为客户提供网络化的智能生态体系,打造出新的商业模式。这种智能制造催生的装备是核心,最终分工是本质,形成了新的分工体系。沈阳机床提供平台,实现个体的创业和创新,在其中可以集众家的智慧创造价值,并最终实现共同分享。


黑海创新战略


黑海创新战略组织变化大,商业模式变化大。黑海创新战略的核心是新组织新价值,由自动化带来全面的组织变革和商业模式变革。智能革命下的自动化的未来是实现个性化生产,用个性化智能生产线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下面以长虹的显示产业基地为例,来进一步阐释黑海创新战略。


长虹的智慧显示工厂是中国最先进的智能电视大规模定制生产线。生产线上所有关键工序上都采用了自动化设备来保障产品品质和提升生产效率。长虹智能工厂将原材料立库、整机生产线和成品立库进行无缝集成。整个生产制造流程包括生产排产、工艺流程、采购清单、物料准备和成品仓储等都实现了自动互联。工厂以用户为中心,从前端的零部件加工到整机装配、检测包装、成品入库,以及物流配送,实现整个生产的闭环。工厂总装线采用多阶段混联的生产模式,一条生产线上有6个并行工位,可同时生产6种不同的产品,一天可实现1100个不同产品的生产。整个工厂共有9条这样的总装线,一年就可实现600万台个性化订单的生产。整个产线不是升级,而是重造。长虹智能工厂全面引入智能制造技术,再造工艺流程,打造制造工厂物流中心化。应用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边缘计算等5G与工业互联网技术,全面支撑“5G+工业互联网”智慧显示终端大规模定制化柔性生产。公司全面系统地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以适应新生产线的人机协同。
从商业模式创新来说,长虹智能工厂专注于业务整体效能优化,将人力、物力及工具能力等转化为效率提升,并在智能研发、智慧供应链、智能制造等方面以大数据驱动企业经营与管理,打通各环节数据壁垒,实现企业研销产供集成一体化管理,真正做到订单制,迎接大规模个人化定制。这将是大规模生产的商业模式的大突破。


实施面向自动化的创新:


给中国企业的管理建议


自动化是我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迈向智能革命时代的必经之路。自动化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企业要从管理上应对新的人机协同。企业从战略上把握自动化,可以从商业模式和组织两个维度的变化来进行。自动化、组织和商业模式的协调匹配,不是简单完成机器换人或者生产线的无人化。在进行自动化的同时,我国企业要关注用户价值,驾驭从红海走向蓝海、从黄海走向黑海的机会。


关注用户价值


企业进行自动化的过程中,能够相对自然地考虑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等方面,也就是降本增效。其实,用户也是自动化的利益相关者。自动化的投入,最终还是要得到用户的认可。企业可以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思考自动化给用户带来的价值是什么,用户需要的价值如何用自动化来满足。智能革命来临,用户需求向个性化演化的趋势明显,如何用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来满足个性化需求,自动化在其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用户参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创造过程,并把这个过程自动化,可以成为满足用户需求的下一个发展方向。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甚至可以是实时的,也就是说,用户并不是一定要拥有某个产品,而是在某个特定场景、特定时刻需要使用某个产品的某个功能。这样的即时用户需求满足,是更高要求的用户价值,企业自动化、组织和商业模式的变化更大、要求更高。因此,对用户价值的关注,可以从两个方向进行:一是从企业正在进行的自动化开始,以自动化来驱动用户价值;二是从用户价值出发,以用户价值驱动企业自动化。


从红海走向蓝海


企业面向自动化实施创新战略时,可以主动从红海创新战略走向蓝海创新战略,探索为用户带来新价值的商业模式。一个方向是从制造转向制造和服务运营。例如,复杂产品装备,甚至是复杂产品装备的零部件,可以基于自动化找到新商业模式。风电设备制造商可以为风力发电场进行定制设计,并在风力发电场运营过程中基于数据自动采集,对发电设备进行预维护,甚至发展到对风力发电场的运营管理等。另一个方向是由出售转向出租,用户按照实际使用设备或产品的时间、次数、工作量等方式付费。还可以从用户参与设计、用户参与制造过程(例如视频追踪自己购买的产品)等,为用户带来新价值,从重视效率的红海创新战略转向重视用户价值的蓝海创新战略。


从黄海走向黑海


企业全面自动化是企业发展的战略事项,黑海创新战略的成功实施让全面自动化的企业有机会引领未来。已经成功实施黄海创新战略的企业,可以考虑探索黑海创新战略,以全新商业模式为用户实现全新价值。在价值主张方面,企业要把握用户核心价值的发展方向,甚至是创造用户没有意识到的核心价值,这需要企业有能力、有雄心,而且敢于冒险。在运营方式方面,充分把握自动化给运营带来的变化,让运营过程中的要素颗粒化、人机精准多维协同等为用户价值服务。在交易结构方面,发挥自动化带来的精准、实时、在线、智能等优势,让交易结构更好地为用户价值服务。黑海创新战略是企业通过全面自动化,成为智能革命时代的领先企业的重要途径,是我国企业实现全球领先的重要机遇,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教授简介

自动化技术及装备展览会siaf
王毅


清华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副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理事,曾经入选2001~2011年“中国实践管理”研究高产作者(全国32位学者入选)。研究领域包括数字创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核心能力, 战略管理等。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2023广州国际工业自动化技术及装备展览会即将于2023年3月1-3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B区举行。SIAF展会是专业的工业自动化技术展览会,它涵盖了一系列从零部件到整套设备和集成自动化解决方案。本届展会主题: 工业机器人及机器视觉、感应技术、工业测量及仪器仪表、连接技术、智能仓储、物流集成解决方案、电气系统、工业互联网;广州国际工业自动化技术及装备展览会更多资讯,详情请登陆官网 https://spsg.gymf.com.cn

扫码实名预约,领取入场证!

点击快速预登记


凡本网注明“来源: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联系方式:020-89816057;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深耕自动化,成就多元产业应用

欢迎莅临广州国际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展览会!

联系我们

商务电话:

86 20 38251558 / 38823660

公司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西路161号中泰国际广场B3107

主办单位官方微信

主办单位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