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2016/06/30

884

校企携手打造名牌机器人专业

  6月24日,山东省职业院校机器人专业建设联盟在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成立,全省开设机器人专业及其方向的36所职业院校、16家涉及机器人生产制造及应用服务的企业成为首批联盟单位。

  “联盟单位涉及工业机器人教育、生产、服务等各领域,联通企业和学校,以产教融合为主导,搭建产、研、学、用的平台,实现互利共赢。”山东省职业技术学会常务副会长姜玉亭介绍,联盟将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机器人品牌专业群,加快推动我省机器人产业人才培养和应用的步伐,使企业岗位需求人才与学校培养人才接轨,培养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人才,促进我省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

  联盟将调研机器人行业岗位需求,完善山东省职业院校机器人行业人才培训标准,提供人才培训指导服务;组织开发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及时发布开放成果,各成员单位共享;建立机器人专业师资培训基地,积极开展师资培训服务;组建山东省职业院校机器人专业服务平台,搭建企业与学校的沟通桥梁,提供学生实习、就业服务;搭建山东省机器人产业信息交流、教育培训、展览展示等平台,推广优秀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推动国内外产、学、研、用合作,增强联盟会员之间的交流合作,致力于提升联盟的影响力等。

  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目前,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下降,企业用工成本不断上涨,工业机器人正逐步走进公众的视野。”山东省职业院校机器人专业建设联盟理事长、淄博职业学院副院长姜义林介绍,面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人口红利的消失,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驶入快车道,越来越多的行业在加快推进“机器人替代人”的过程,“机器换人”成为必然趋势。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使得智能制造迅速推进,各地政府也积极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支持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深入推进,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潜力被深入挖掘,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与机器人热相对应的则是工业机器人应用型人才的缺乏。培养大量工业机器人专业的技能型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青岛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高端智能制造部部长耿凯认为,目前合格的机器人应用技术人才较为短缺,成为制约机器人产业、智能制造等经济转型升级的瓶颈。抓紧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是破解这一瓶颈的根本之策。

  “目前,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搬运、焊接、装配、喷涂、切割、打磨等领域。”姜义林介绍,机器人制造和销售厂商需要设计与集成、安装与调试、销售及技术服务等方面工程师和技术员。使用工业机器人的客户则需要大量的操作与维护、编程与调试、维修与保养等应用工程师。职业院校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应主动承担起培养机器人专业高素质人才的责任。

  避免盲目上马

  我国2016年3月21日发布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组织实施机器人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大专院校机器人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加大机器人职业培训教育力度,加快培养机器人行业急需的高层次技术研发、管理、操作、维修等各类人才”。

  “专业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对接企业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职业的三维对接,是专业生命所在。”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校长迟本理说:“机器人专业是高端技术专业,我们需要整合资源、配备力量,开展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从体制机制上建立保障系统,加快推进我省机器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应用的步伐。”

  据悉,目前国内开设工业机器人专业的职业院校仅10家左右,工业机器人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在我国刚刚起步,全国尚无关于工业机器人方面的职业标准和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相关的师资资源严重缺乏。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职业院校开设工业机器人专业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必然的趋势。据了解,全国至少有100所职业院校计划开设机器人专业。

  “适应工业4.0发展需求,各职业院校传道授业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紧跟社会需求,科学建设企业有需求、教师乐于教、学生愿意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徐曙光认为,具体到机器人专业,各职业院校要做好定位,不同的学校,在联盟当中,要找准各自的位置,发挥作用。机器人专业分布广泛,从基本的运行、保养、维护或者到检修、改善,一直到创新创造,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建设各自专业,突出特色,不能是大而全,包罗万象,不能一口吃个胖子,要脚踏实地做好专业联盟。

  徐曙光还建议,我省职业院校机器人专业建设联盟结合发展目标,分解细化到相关学校,勇于担责,形成合力,秉持协同创新理念,充分发挥联盟的技术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机器人品牌专业,逐步在全国崭露头角,取得一定的话语权。

  “设机器人专业,培养工业机器人产业人才,核心问题是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相适应,需要秉承产业发展格局与人才培养布局、结构和支撑资源协同优化、产教协同发展理创新念。”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陈晓明说,专业建设协同优化,需要认真思考专业背景、培养规格、标准建设、专业规范、建设路径、特色打造、支撑资源等基本问题,还要对招生规模、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整体考量,包括本地区机器人生产与应用企业的岗位需求和技能要求,避免一哄而上、盲目上马,从而使学校培养人才与企业岗位需求人才接轨,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一线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深耕自动化,成就多元产业应用

欢迎莅临广州国际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展览会!

联系我们

商务电话:

86 20 38251558

公司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西路9号耀中广场B2616室

主办单位官方微信

主办单位官方微信